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9章司马懿篇番外一 (第1/2页)
第649章 司马懿篇(番外)一 历史上的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字仲达,河內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208年,強行辟为文学掾。曹cao封魏王后,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辅佐魏明帝曹。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慡。249年,发动⾼平陵之变夺取权力,诛杀曹慡。251年,司马懿病逝,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祖。 司马氏是⾼阳之子重黎的后裔,即夏官祝融。远古至商朝世代袭承夏官这一职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称司马。周宣王时,先祖程伯休⽗平定徐方有功,恩赐司马为族姓。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汉朝时成为河內郡,司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司马懿的⾼祖⽗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司马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个一“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是不你所能比得上的。” 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结怨而被谋害,胡昭道知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们他放过司马懿,周生始开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是还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征召⼊仕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当时曹cao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东汉权政
经已被曹氏控制,曹氏又是阉宦之后,想不屈节在曹cao手下,便借口己自有风痹症,⾝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cao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cao为丞相后以,使用強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cao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前以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听说后常非畏惧,只得就职。曹cao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门侍郞、议郞、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而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为以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聇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cao打小报告,曹ca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