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第3/3页)
边有一双双眼睛盯着,甭说有多不舒服,就是玩也玩得不痛快。” 长孙无垢瞟了她一眼,问声说:“就因为你的贪玩和鲁莽,跪在地上的这些人全都得死,莲儿也不例外。” 众人惊闻,莫不哀求饶恕。 “为什么?”永乐扑伏在母亲跟前,面色凝重,不解的询问:“女儿擅自出宫关他们什么事,母后为什么要处死他们?” “就因为他们未能恪尽职守。” “是女儿不许他们说出去的,根本不关他们的事。” “纵容主子身处危境,更该死!” “母后…” “永乐,”长孙无垢抢道:“你身为主子,如果真关心他们,早该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永乐无话可说,蓦然起身同所有人跪在一起。 “永乐,你不必再替他们求情。” “女儿不是替他们求情。”她昂首说道:“既然女儿身为主子,主子管不好下属,是女儿的错,就请母后连女儿一起处死。” “你…”见她认真,长孙无垢不禁软下心,她摆了摆手,莫可奈何的下命令“走走走,全都退下去,免得哀家看了心烦。” 所有人磕头谢恩,忙退出公主的寝宫。 “莲儿,你留下。”长孙无垢忽然喊道。 莲儿大惊,脸色从铁青转为苍白,扑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浑身颤抖。 “母后,您就饶了莲儿吧!”永乐忙求情。 “我叫她留下,可没要她的命。”长孙无垢反问永乐“你紧张什么?” “永乐就知道母后不会为难女儿。”她一派天真的笑容,随即奔上前钻进母亲的怀里。 长孙无垢抱着永乐,打心底疼爱她这个惟一的女儿,哪舍得再多苛责她一句,只是柔声叮咛“瞧你这身不男不女的装扮,让你父王看见了,肯定又要说你一顿。” 永乐噘起嘴。 “可惜父王没空来这里,女儿是扁是圆、是胖是瘦,父王根本不在乎。或者,父王早忘了永乐。” “怎么会呢?”长孙无垢拧了拧她的鼻子,笑说:“是你不懂得你父王的心意,他把你交给我,就是希望你成为大唐朝的公主,而不是四皇子。” “可是父王喜欢男孩是事实,他对哥哥们的事比较关心,也只找哥哥谈国家大事,从不见父王找过永乐。”永乐不服气的说。 “那是因为…”她顿了一下,随即叹口气“其实,你父王最近也不太关心你的哥哥们,或许是厌烦了他们之间的争斗。” “为什么?!我们不都是一家人,不管谁当皇帝,天下不都是我们姓李的?” 永乐不能理解,在她还稚嫩的小脑袋里,想不通兄弟间的勾心斗角。 “你不懂也好。”长孙无垢抚弄女儿的秀发,慈爱的凝视着她。“或许这就是你父王的意思,他希望你远离这一切,永远快乐。” “永远快乐?”她不以为然的说:“从小到大,你们总是这么对我说,难道远离我,就会让我快乐吗?我不懂,这实在太没道理。” 长孙无垢含笑劝慰的道:“你会懂的,时机一到,你就会了解你父王的用意,明白他是爱你的。” 永乐无语。 如果远离也是一种爱,那么她永远都不想懂。 长孙无垢见她不说话,以为她累了,就命宫女伺候她净身更衣好就寝。 等永乐一离开,长孙无垢随即命莲儿到跟前。 “进门前,公主和你在说什么?”她劈头就问。 “说…说…”因为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一时之间,莲儿竟想不起先前与公主的谈话。“难道还要哀家提醒你?”长孙无垢怒喝“究竟是什么事不许让别人知道?” 莲儿猛然想起,忙说:“公主今天在大街上遇见一位少年郎,说他是她见过最好看,也是最骄傲的男子,还说…说不可以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就…就是这样。” 原来如此,长孙无垢放心了。 “永乐对异性有了好奇。”她喃喃自语,说时嘴边还含着笑意“这丫头总算长大了。” 闷热的夜里,雷声隆隆作响,永乐睡在床上不安的翻动,她不停作着恶梦,梦到贼人撕她的衣服,她怎么样也闪躲不了,想喊又喊不出声,忽然就从床上惊醒过来。 原来是一场恶梦。 永乐舒口气,伸手抹去额头上的汗水,忽然觉得下腹一股湿热,伸手摸到一片黏腻,她张手一瞧,竟是血红色,吓得失声大叫。 叫声惊动了陪寝的宫女,她却怎么也不肯让她们接近,直到长孙无垢闻讯赶来察看,才知道她初来月事。 “母后,我是不是快死了?”流了那么多血,永乐头一次觉得自己离死不远。 “傻丫头,这是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的事。”她握着她的手,慈蔼的说。“这表示你已经长大,可以生儿育女了,看来父王和母后该为你选户高尚的好人家,选蚌足以匹配你的驸马爷,让你风风光光的嫁人。” “我不要!”永乐跳下床,逃离母亲的怀抱,嫌恶的说:“我才不要嫁人,我才不要生儿育女,我才不要什么驸马爷,不要不要不要,永乐什么都不要!” “好好好,什么都不要,永乐永远都陪在父王和母后的身边,好不好?”长孙无垢顺应着说。 永乐含着泪,飞奔投进母亲的怀里。 “是不是永乐快死了,母后才这么说?”她悲伤的问。 “傻孩子,父王和母后会舍得你死吗?”她笑了笑“别再自己吓自己,乖乖睡吧!” 永乐翻来覆去,好不容易才睡着。 长孙无垢望着她熟睡的脸孔,嘴里喃喃的说:“女孩家迟早是要嫁人的,只怕到时母后想留也留不住。” 尔后,她总细心留意着,希望从朝臣中、王孙公子里挑选一位足以匹配永乐的驸马爷。 转眼过了一年,这个人始终没有出现,又过了一年,太子谋反,于是李承干被废贬为庶人。李世民原有立李泰为太子的意思,但见他与李承干交恶,心有所忌也弃而不立。最后因国舅长孙无忌的力赞,才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但是,李治为人懦弱,才智也甚差,过没几个月,李世民又想改立吴王恪。 长孙无垢得知后,异常震怒,一来李恪非自己所生,二来恪母为隋炀帝女,在总总不利己的考量下,便与长孙无忌联合起来,防止李世民再次改立太子。 这一来,长孙无垢再无心注意永乐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