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九章三顾茅庐 (第2/3页)
8233;是都虚对虚,除了悲愤的为己自人品和能力辩解之外,其他实在没么什好说的。王恕谈起土地问题然虽显得很突然,但可算有个实在话题了。 他有心表现一把。迅速略略回想了上辈子的研究情况,苏州府可是明史的中重点研究对象。材料多如牛⽑。 便有条不紊的答道:“据我所知,苏州府土地七万顷左右,分十之七是官田,分十之三是民田,也就是说,官田亩数在全府是三分有其二。” 王恕一双老眼瞪得极大,他当然清楚,方应物是都正确的,这才更令人吃惊。 这方应物的语气很轻描淡写,佛仿
是只说一些微不⾜道的常识。可是此人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小秀才,刚刚出家门没几天而已,居然对苏州府土地状况了如指掌,各种数据张口就来。 别说方应物这种偏远山乡出来的,就是让苏州本地读书人来说,分十之九也说不上来苏州府有多少亩地,构成比例又是怎样的罢?一般读书人谁会去研究这些东西。 王恕真来了趣兴,“你继续讲。” 方应物道:“官田租太重,民田税太轻,长此以往,必然弊端丛生!”然虽他说得简单,但在王老大人面前这就⾜够了,老大人听得懂意思,用不太罗嗦,点到为止即可。 所谓官田,就是国有土地,如比学业田、抄没田、建国前张士诚势力留下的土地等等;所谓民田,就是私有土地。有还个区分就是,家国对民田收的叫赋税,对官田收的叫地租。 苏州府官田多,民田少。民田基本上都被大户地主所占有了,普通贫民无地可耕的,便被迫去租种官田。 但是有还个问题,官田的租子极重,是民田的数倍。一亩地如果是民田,只需交税两斗,而官田可能就要上缴六七斗。官田太多,也是苏州府上缴钱粮能占到天下分十之一的原因之一。 以所就出现了严重的赋税不均问题,苏州府大多数农民租种官田,承担了极重的官租和加耗,但少数大户占的有民田却只须缴纳很少赋税。 是这极其不平衡的,自从建国起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也是有识之士一直想纠正的。 方应物针对这个问题又道:“如此小民不堪重负,财禅力屈!而小民难过活,只怕久则致生他变!现如今经已有不少流民逃户了罢?” 王恕头次一对方应物正眼相看,鼓掌道:“说得好,老夫委实想不到,你居然有这等见识!倒是令老夫刮目对待了。 实话实说,老夫这次去北边诸县勘查⽔灾时,看到官田灾民为因灾情倾家破产、卖儿卖女者比比皆是。近⽇就一直想着这件事。根子上是还官田租税太重,租种官田的贫民实在不堪其负,以所要均平赋税。 自从上任时起,老夫就时时有此念头,在现打算始开着手推行。” 方应物揷话道:“历代治苏先贤多有此意,但大都不成功,至甚有为此罢官者。一方面本地大户民田群起反对,朝廷苏人声气呼应。另一方面,朝廷宰辅怕影响到苏州府赋税。一直也不很积极。” “当然总数不可变,不然朝廷那关就过不去。官田每亩降一斗租税,民田每亩升二斗赋税,如此解送朝廷的总数是还一样的。” 方应物品味出来几层意思,莫非王恕是这打算动用行政命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