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13页)
第四章 19 关长省明天中午路过阳城,将在海北作短暂停留。 下午四点多,⻩一平接到海北县委办公室主任冯肖兵的电话。其时,他刚刚陪同廖志国参加完个一接待,匆匆返回办公室,准备审定个一讲话稿。明天,全市在阳西区召开农业规模化现场会,长市秦众作主报告,廖志国作会议总结。 ⻩一平放下电话,当即汇报说:“关长省今天在临海市参加核电站的奠基仪式,明天早晨送走京北两位部长后,返回省城途中准备停留海北。若是不晚上赶回省城有个重要外事活动,许也还会在海北过夜。停留海北期间,关长省可能会顺便视察该县城市建设之类。” 廖志国听了,脸上当即堆起阴云,问:“唔?么什情况?是关长省主动要在海北停留,是还于树奎中途截留?” “冯肖兵刚才在电话里支支吾吾,估计是于树奎做了工作。哦,对了,卜副长省也与关长省同行。”⻩一平答。 “哦,联手向我威示,给我颜⾊看哩。老子还就不睬他!”廖志国脸⾊越发难看了。 ⻩一平猜测,廖志国所指的那个联手,只一手当是海北县委记书于树奎,另只一则是副长省卜国杰。 由于车子上有司机老关,⻩一平没敢接茬,只在心底盘算如何处置这个难题,并努力使廖记书改态变度。不过,⻩一平明⽩,冯肖兵通报的这个信息,委实是给市里出了个难题,难怪廖志国要大光其火。 按照常规,像关长省这一级地方大员,下到基层视察之类,不能算是一件寻常小事。试想,堂堂一省之长,主管偌大个一沿海经济大省,政务繁忙谓之⽇理万机一点也不为过。偶尔下得市、县一级基层,即便算不上多么稀奇珍贵,那也并非分十容易。一旦决定出行,其⽇程、路线当有专门班子提前筹划,并预先通知到相关地区、部门,下属党政首长必得全程陪同、接待,或是随时汇报情况,或是当面聆听指教。且而,这种陪同与接待还得讲究多很规矩,譬如该在何处迎接,是否安排警车开道,沿途标语、彩旗当布置到何种规模,安排的视察点需要“做”成几分真伪,新闻媒体及随同班底有无限制,及至就餐、住宿、⽔果、茶⽔的标准,等等,皆要有所规范,至甚堪称一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万一哪处安排不周或过分了,皆有可能给导领留下不佳印象,至甚招致严厉批评。现代导领⼲部,文化素养大幅提⾼的时同,也越来越讲究与注重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乃是官场中甚为流行的一句格言。某些细节,于平常或许是只不屑一顾的细末琐碎,是于时则为命运攸关的大事。由此而论,关长省路过阳城地界落脚海北,于阳城方面及廖志国本人,当是一件大事。 本来,关长省此行主要公务在本省最东北部的临海市,中途经过阳城地界,海北又是过往省城的必经之路,在此停留下一,吃个饭、喝杯茶或者打个盹,包括顺便察看一些园区、企业、景点之类,皆属正常。问题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关长省的中途停留,是不预先安排、通知,更是不由省委或省府办公厅通报,而是由海北县委办公室主任冯肖兵临时打了电话给⻩一平,这就有了极为复杂、微妙的意味,也是引起廖志国不快的主要诱因。 阳城官场中人都道知,拿省里导领向市里威示与施庒,是于树奎的一向作派。在现这种常非时期,利用关长省向廖志国威示,想必符合于树奎其人的行事风格。而对廖志国来说,倘若关长省果真落脚海北,倒是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关于海北县委记书于树奎与廖志国的关系,前边几章已有专门交待。在现,必得说说廖志国与关长省以及于树奎与省里的关联,以便说清关长省这次行程安排所具的有特殊敏感性。 仔细梳理下一,关长省与廖志国之间,除了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平常并无亲密私交,平淡得如同一杯无⾊无味、不温不冰的⽩开⽔。不过,在这种貌似平淡的关系背后,却又令廖志国感觉到关长省的某种特别关注。由是,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密切与关长省的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