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3章如果是投资者 (第2/2页)
售物业总值以百亿元计。过去两年多因地价上涨,在当地买不到合适的土地,现时只余不足1%的住宅单位尚未出售,也没持有任何收租物业,却从未被新加坡方面批评我们”撤资“。 有时在某国家出售业务后,有新机会时又再重新加大投资,当地亦视为平常事,绝无引起任何传言。企业按照法律经营,赚得盈利后再投资其他任何地区。或因经营不善亏损、业务回报低或前景欠佳而退出,均属纯商业决定。 在香港,如价钱合理,会继续买。也可能会卖掉外国一些资产,或将资产上市,并不稀奇。高卖低买本来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我经营国际性业务超过30年,今次是第一次听到来自香港所谓的”撤资“评论,在全球其他地方前所未有。 然后又传到内地去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撤资“这两个字是用来打击商界、扣人帽子的一种说法,不合时宜,对政府和营商者都是不健康的。” 没想到李嘉诚一开口,就是一大段的“申辩”足以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媒体炒作李嘉诚撤资对他的深深伤害。 其实李嘉诚没做一个决定,不过是出于商业目的考虑!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商言商,低买高卖是永远的法则。只是在特殊时期或者别有用心人的诽谤之下,就可以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把柄。 李嘉诚什么风狼都见识过了,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厉害,他倒是不在乎别人对他如何攻击和评价,他是担心这些负面的新闻影响了集团的股价,让股东和股民利益收到损害,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江绍唐点点头,道:“我明白你说:但是最近你的确在连续出售内地和香港的一些物业和资产,这是作何考虑?” 李嘉诚说道:“用出售物业和资产作为”撤资“的例子,是可笑的。地产是我们核心业务之一,但集团收租物业所占比例不高,在香港的最佳地段如中区,用作长期收租的写字楼物业总面积约有380万平方英尺(约为四十余万平方米… 编者注),总市值不少于1300亿港元,包括自用或曾用作总部的华人行、长江集团中心、和记大厦、中环中心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商场等。 内地方面,位于最佳地段的收租物业包括上海、北京如东方广场等亦约有500万平方英尺(约55万平方米… 编者注),总市值至少400亿港元,内地香港两地收租物业市值共1700亿港元,此外集团和我私人持有的全部海外收租物业市值只是内地香港两地的千分之五。 然而,与其他大型地产发展商相比,我们无论在国内或国外,所持的收租物业规模都属较小,其他全属于大型住宅发展项目,建成后90%以上会出售,余下商业部分如商场即使留作收租用途,也会在将来时机成熟时出售。 酒店及服务式住宅则属长期经营项目,但中间亦会出售。一切地产买卖都是正常商业行为。没有”撤资“的事,日后出售业务也都跟”撤资“没有关系。 如果我真要”撤资“,那么最容易的就是”迁册“(香港人将公司迁移注册地称为”迁册“)。我一定不会”迁册“,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不过规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主要看情况而定,我有百分之百的责任保护股东的利益。 作为一家国际性综合企业和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对经济发展循环及业务回报条件常常要带高度警觉思维,灵活调整是很正常和重要的运作。否则,如果你是投资者,也不会投资一家对股东不负责的公司吧。” 江绍唐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如果股东利益和国家的情况出现分歧呢?那又应该如何抉择?” 李嘉诚摇摇头说道:“不会有什么分歧。现在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经济更开放,我这么爱自己的国家,一定会留意经济怎样改革,农民生活因土地变成资产而改善,还有国企盈利上缴30%以改善人民生活,这些绝对是好事。 国家鼓励企业到外地投资,我在外国投资方面算是走前一点,可以说成功吧!据我所知,江先生你不是已经成立了黄金集团海外投资公司吗?你真正做的跟我做的其实都是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