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第1/2页)
第十七章 翌日下午,南若临亲自领车候在宫门,总管医署的吴老御医本是退宫后就要回家,但见人心诚意坚,只得又提药箱跟去。 春晓阁里,纪晓笙与梁师傅讨论完玉饰生意,只等着大夫来。 吴老御医仔细诊完,半皱眉头。 “夫人天生眼力较弱,经年累月耗损严重,加上有段时间未妥当服药,误了病情,眼下要救极难,但也并非没可能,只是得有高人相助。” 一听有救,她急急揽住身旁人的手。 “我给您介绍两位对眼疾有研究的大夫,他们或可有办法,只是不易请动,不但医术不凡,志趣也不凡,常常不是入南海,就是爬百岳,行踪飘忽不定…” “就算是跳油锅我也要去。” “哈哈,再难请,让夫人皮开rou绽还不至于。”笑完,殷切交代护养之法才告辞。 待南若临送完大夫回来,纪晓笙耍赖地伸长臂膀。 “咳,这是在店里。” 她噘嘴,抓抓指掌要他投怀。 “哥哥不多疼我,让我亲亲抱抱看个够,往后我看不见了怎办?” 南若临垂眼瞧了瞧周遭,终是皱眉走近。“晓笙别再提丧明。” “为什么?”偎去,只觉这胸怀宽稳,满足地吁了口气。 “既有希望,就别触自己霉头,再说…”听了难受。 “好,我不说坏的,我说好话。我会好好的,一定会好的。” 他笑,吩咐红玉送她回府,继续留在春晓阁。 纪晓笙匠心独具,前阵子展示的玉品已全数售完,甚至有百人预先下订,只求能得一品,生意太好,但往后却难经营。 “梁师傅自学徒时便在纪家,时至今日,已有四十年了吧?” “四十四年罗。”想到三代主人对他的照料,就一片感激报答不完。 “东家问这,是不是有事要老梁去办?” 南若临躬身一揖,吓得梁师傅刚装的金牙都要掉。 “往后我若忙不过来,春晓阁就请梁师傅多担待。” “这、这啥意思?东家处事果决利落,钱庄与铺子两边游刃有余,怎会忙不来?除非是…晓笙?” “梁师傅不必cao心,只管守好作坊就好。但晓笙接下来不能交样图,今年余下两季换款,师傅们要辛苦些。” “咱春晓阁的首饰被喻为春晨,其中温柔清新,是晓笙才有的韵致,外人拟不来啊!尤其是要送进宫的款式…” “我知道难,但请师傅们先挺一挺,晓笙不久就会回来。” “嗳,好吧。”见他说得笃定,梁师傅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南若临又交代些琐事,接着便出店,朝耸峙北边的巍峨大铺而去。 那铺头矗立暗红旗帜,以银线绣成一个大大的“南”字。 南若临回府时已入夜,纪晓笙一听门开,揉着眼抖擞精神下床,连鞋也不及穿便咚咚奔来替他宽衣。 “嘿嘿,我总想试一回,趁还…咳,趁我今日爬得起来。” 他皱眉,知道她是想说趁还看得见。 “我已请大哥帮忙寻找牛、卢二位大夫的下落,不久就会有消息。晓笙放宽心,无需急着预先准备,若真要准备,也该由我带着你。” “嗯?怎么带?” 南若临拿过自己的腰带,将她眼睛封住,退远几步。 “我就在你眼前一尺,你可以走来。” 她伸手探,什么都触不到,遑论是他。 眼前黑漆漆,她能有的只有他的声音,往后就要这么度日…就要这么度日… 她不要,不要的… 直往前,踏到第三步才碰到他。 她忍得好辛苦,没让眼泪浸湿衣带,为的就是不想他烦忧。 她自己扯下带子,却见他极快撇开脸,一缕来不及收的凝重与悔恨促闪而过。 …难道,他以为她看不见,是他的错吗? 不是啊!压根儿与他无关啊! 蓦地,南若临尽解衣衫,让她瞬间呆愣,要说的话,全在被他扳过身推回床榻时忘得干净。 他放下帷幔阻隔,温言道:“晓笙先睡吧,养点神,明早再替我更衣。” 她呆呆点头,听着他入浴水声。心里忐忑。 一个斯文守法度的人,哪会做这种事!他果然是…心里有事? 自从南若临要她放下制图工作,改换作坊师傅接手后,她不甘清闲,开始为丧明之后的日子打算。 她会的东西就那一点,但只要能帮,多少担子她都想抢来担。 “夫人,您要的面人儿师傅给请来了。”红玉掀布通报,让一个四十多岁、穿粗布衣服的木讷男人入静心轩。 纪晓笙原坐在竹帘后的翘头案旁,一听,雀跃迎请。 “魏师傅!麻烦了,您可得将您在药王庙前露的那手绝活儿都教给我呀!” “夫、夫人想学什么,小的就教、教什么,绝不藏私。” “那就好。唔,所以我该从哪儿学起呢?” “应该…要从认识而人儿开始?” “师傅别紧张,请。”她笑吟吟,帮魏师傅从竹箱取出糯米、面粉,以及骨签、剪子等。 男子见她对自己没有不耐,甚至是真有兴趣,不久便放大胆,神采飞扬地替主仆俩介绍如何制面、捏面,以及各式塑面技巧。 纪晓笙的未雨绸缪果然管用,一个月后,有人见缝插针,欲斗垮春晓阁。 京里众家珠宝铺以清风居为首,在季老板号召下首先联合抑价,再将原料买断。春晓阁因为还有皇家合同需履行,只得以三倍价格买回物料,几乎血本无归。 “最大的问题还是抑价。”春晓阁三楼,梁师傅忧心忡忡地走来走去。“街上铺子的价钱压到赚不了几文,可咱还维持高价,难怪卖不出去啊!再这样下去,不久就要喝西北风。” “与抑价无关。”南若临凭窗往下望,街上熙来攘往,一个顾客自春晓阁一楼抓头走出,瞧见第一珠宝铺摆出的低价牌幌,几乎毫无犹豫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