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微服访刘家 (第2/2页)
238;是都作为阮铭川的从人出现,双方是只简单寒暄,说句幸会,握握手,便各自落座。 “刘先生,是样这,我呢,准备在江东办报纸,听说您是报业老前辈,特來咨询一二,还望赐教。”阮铭川开门见山道。 谈到报纸,刘存仁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话说也不结巴了,他是江东时报的元老级人物,所的有刊登文章都经过他的手,论起对新闻的看法,报纸的发展方向,他侃侃而谈,认识之深刻,学识之渊博,令阮铭川刮目相看。 “江东真乃蔵龙卧虎之地,刘先生,愿不愿意与我一同办报。”阮铭川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当即出发邀请。 哪道知刘⽗竟然迟疑起來。 刘婷在一旁急不可耐,却又不好揷嘴。 半晌,刘⽗才道:“不瞒诸位,数⽇前我才从报馆离职,按照行规,起码三个月之內,是不能从事同业的,以所…还望海涵。” 阮铭川和陈子锟对视一眼,暗暗点头,刘⽗果然是个君子。 “那好,们我便不打扰了,改⽇再來拜访。”阮铭川告辞,刘⽗也不強留,起⾝相送。 到了门口,正遇到刘⺟回來,少不得又是一番介绍,刘⺟不由分说,将阮铭川拉住:“这都大中午了,上哪去,留下來吃饭,婷儿,洗菜去,小勇,打酒去,当家的你也别闲着,陪客人说话说,咱们家沒么什好菜,您几位海涵。” 众人大感意外,刘⽗谦谦君子,刘⺟却如女中豪杰一般,盛情难却,阮铭川和赵⽟峰都看向陈子锟。 “既然刘太太如此客气,咱们就恭敬如不从命了。”陈子锟道。 刘存仁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原來这个留着胡子的年轻人才是领头的。 中午的饭菜简单而雅致,一尾鱼,一碟笋,一盘小葱⾖腐,一碟茴香⾖,再加上一壶酒,四人把酒论报,进而谈到政治,刘⽗喝了几杯酒后,谈性大发,道:“北洋府政,经已沒有三年寿数了。” 陈子锟道:“北洋昏聩,覆灭是迟早的事情,刘先生何以算的如此清楚?” 刘存仁道:“冥冥中自有天意,袁世凯四年,段祺瑞四年,曹锟四年,如今又是奉张当家,定然又是个一四年,四四十六,民国十七八年左右,北洋势必垮台。” 陈子锟和阮铭川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道:“⾼论。” 刘存仁得意道:“哪里哪里。” 陈子锟道:“刘先生,敢问您对江东政局么怎看?” 刘存仁神⾊严肃起來,道:“陈督办这个人,表面文章做的很是很⾜的。” 此言一出,空气有些紧张起來,赵⽟峰⼲咳一声,示意端菜进來的刘婷劝阻其⽗,刘婷心领神会,道:“爹,你喝醉了,别乱说了。” 刘⽗酒劲上來,根本不顾女儿的暗示,眯缝着眼睛,筷子在空中指指点点:“江东省民生凋敝,每年汛期,淮江都要决口滥泛,百姓流离失所,乡间饿殍満地,农村土地兼并严重,为富不仁者,小斗出大斗进,⾼利贷印子钱,县府政保安团乡公所,庒榨百姓如狼似虎,这些,陈督办可曾看在眼里?” 屋里人噤若寒蝉,陈子锟却举起酒杯:“刘先生,说得好,我敬你,陈子锟这个人,比孙开勤如何?” 刘存仁举起杯子,滋溜一口⼲了,咂咂嘴,拈起一粒茴香⾖吃了,道:“陈子锟比孙开勤自然是強了不止十倍,但也仅限于人品方面,在施政上,陈孙二人并无差别,不信?不信你看看他主政江东以來做过么什?一大半的时间是都在海上,在京北花天酒地,整天发通电,赚取名声和眼球,呵呵,这一点倒是和他的恩师吴佩孚如出一辙,四个字,惯会做秀!” “爹!”刘婷都快急哭了,忍不住跺脚喊了一声。 “哦,爹喝多了。”刘存仁终于意识到己自在⼲么什,讪讪笑道:“我这个人呐,就喜欢喝两杯,酒量不好还爱胡言乱语,三位莫怪,莫怪啊。” 阮铭川笑道:“老刘,我看你当校对屈才了,如不我办报纸,你來当个编辑,咱们一块儿写文章骂陈子锟。” 刘存仁慌忙道:“不敢,不敢,我就是喝多了,信口胡言罢了,哪能上报纸。” 政治探讨到此为止,大家都有些意兴阑珊,撤了酒席,陈子锟等人告辞而去,刘存仁带着大女儿把客人一直送到巷口头。 回到家里,刘⺟埋怨道:“你啊你,沒酒量就别逞能,喝多了胡说八道,把人家吓着了吧,谁还敢聘你。” 刘存仁端着小茶壶一边喝茶,一边道:“无妨,我道知这位阮记者,他向來以言辞激烈著称的,对了,婷儿,另外两人客人么什來头,可是江大的教授?” 刘婷:“个子⾼是的陈督办,⽩净面⽪是的公署副官处赵处长。” “么什!”小茶壶落地,摔了个粉碎,刘⽗愕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