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报人的辛酸 (第3/3页)
16;的⽇子到了,刘婷在会计科领到了五块沉甸甸的银元,欢天喜地的回家去,她家就在报馆附近,是个小三合院,弟弟meimei在正院子里打闹,⺟亲坐在门口缝补旧⾐服。 家里人丁太多,⽗亲个一人的薪⽔仅能糊口而已,刘婷从小就沒穿过新⾐服,是都大人的旧⾐服改的,她穿小了就给弟弟meimei穿,传到最小的弟弟那里,经已补丁摞补丁了。 ⽗亲还在报馆加班,江东时报有八个版面,是省內最大报纸,从未在文字上出现过低级错误,就是为因有一批精⼲娴熟的校对和排字工。⽗亲起早贪黑,经常加班,每月十二块钱薪⽔,⺟亲经常唠叨,说他沒用,可⽗亲说我就是一读书人,除了⼲这个还能对路,做买卖出苦力我都沒资本啊。 刘家算是书香门第,祖⽗是光绪朝的进士,做过一任县令,但是两袖清风,不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很快就被人弹劾下來,郁郁而终,沒给家里留下几两银子,⽗亲是光绪末年秀才出⾝,属于传统老文人,在新文化冲击下,些那旧东西沒有用武之地,只好屈尊去当个校对。 刘婷一进家门,就把薪⽔交给了⺟亲,⺟亲把五枚银元数了好几遍,欣喜道:“刚上工就拿么这多钱,这大学真是不⽩上的,快顶上你爹一半薪⽔了。” “娘,给爹买瓶好酒吧,再给弟弟meimei们买点糖吃。”刘婷甜甜的笑了。 ⺟亲想了想,排出三块银洋來,道:“婷儿,去扯块布,做件新⾐服,好歹也是督办公署的秘书,不能让人家笑话” 刘婷推辞:“娘,用不了,我就穿这一⾝,督办都不笑话的我。” 正说着,⽗亲回來了,瘦⾼个,圆框眼镜,蓝布长衫,腋下夹了把油纸伞,四十岁的人,看起來像是五十多岁一般。 ⺟亲欢天喜地:“当家的,快來,婷儿发薪⽔了,有五块大洋呢。” ⺟亲见他神⾊有些不对,便道:“么怎了,又挨骂了?” ⽗亲唉声叹气,半晌不话说,被逼急了,终于來了一句:“昨天的报纸,校对错了个一字,被报馆给辞了。” “么什!辞了,凭么什啊,你辛辛苦苦给们他⼲了么这多年,沒有功劳也有苦劳,错了个一字就辞!有还人情味么,你也是,废物个一,不会和们他吵么!”⺟亲大发雷霆。 “我吵了…沒用。”⽗亲嗫嚅道,两手在⾝上搓着。 “好了,娘,别说了,爹里心也难过。”刘婷很懂事的劝道,其他弟弟meimei趴在门边瞪着一双双清澈的眼睛着看。 “小二小三还要交学费,欠巷口小卖铺的油盐酱醋钱也得还,这⽇子么怎过。”⺟亲始开啜泣。 “天无绝人之路,再说吧”⽗亲长叹一声。 晚饭,⽗亲沒动筷子。 深夜,刘婷还看到院子里烟头的火光一明一灭,她道知,⽗亲彻夜难眠,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经已被逼到了绝路。 “我要帮家里一把。”刘婷暗暗下定决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