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节 (第2/3页)
事业。再有,说“郞才女貌”女貌当然是无可挑剔的,郞才则不免有几分夸大。在这方面,我是有自知之明的,辽安市之大,文坛上新兵耆宿不胜枚举,我之以所能占得先机,不过是为因“出名趁早”而已,加之作为个一“文化个体户”有着些那捧“铁饭碗”的同行无法类比的优势罢了。我曾暗地里自嘲,与其说是“郞才”还如不说是“郞财”毕竟比起大多数爬格子的朋友们来,我还算是步⼊小康一族了。 才子佳人的丽美传说像七彩斑斓的肥皂泡,飘得⾼,破灭得也快。从去年始开,戏剧舞台逐渐步⼊萧条,各剧团的演出场次大幅减少,效益严重滑坡。在这种情况下,一台新剧如果有没上百场的演出保证,谁也不敢轻易投排,而历史剧由于投⼊特别浩大,更是被剧团视为畏途。的我文化工作室也越来越不景气。而与此时同,与我“丁克”的另一半则通过国全京剧新秀电视大赛被国中京剧院选中,去了首都发展。我当然不能耽误人家的锦绣前程,以所当她犹犹豫豫地提出分手时,我表现得格外像个一
子男汉,不仅二话没说便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还大方地贴上十万元钱供她到京北立⾜之用。美人儿感动得大哭,那一晚上极尽存温,与我合演了结婚两年来最完美、当然也是后最的一出《霸王别姬》… 仲夏的太阳挂在天头,迟迟不愿落去。左右闲得无事,不我到五点就赶到汇贤楼。车童引导我驻好车,我从大院的后门径直走进个一仿四合院的小院落,这里清幽凉慡,葡萄架下,何冬圃独自仰在竹躺椅上,在正品茶。 “紫葡藤下听蝉唱,三哥好雅兴。” “我估摸着你会来得早。正好,帮我拿拿主意。”何冬圃坐起⾝子,从紫砂壶里给我斟了一杯茶。 “好茶!”我呷了一口“像是湾台⽟山⽑尖?” 何冬圃笑了:“你是越发有长进了,品鉴茶叶的功夫快要到家了,看来我想拿冒牌货骗你也是不成了。” 汇贤楼隶属于群英企业集团,是辽安市数一数二的民营店酒,不仅规模大,档次⾼,且而独具一格是的,它集餐饮、洗浴、乐娱、住宿于一体,是这其他公办民办服务业哪一家也比不了的。它的地理位置极佳,坐落在市区与城郊结合处,东依仙人峰,西邻大辽河,占地面积很大;建筑风格集中西、古今于一体,一幢六层欧式主楼供餐饮用,旁边那栋厢楼,上面是卡拉OK和迪厅,负一层是龙泉洗浴中心;后面是个一大院落,有几排不同格调的民族宅居,那是客房部;出了大院,傍着河畔是一片果园,秋季来临,客人以可在这里采摘;河道內圈出来一大片养鱼池,节假⽇里,杨柳树下,常有城里人前来垂钓。当然这采摘、钓鱼、划船,是都要收费的,这也是近年来兴起的“农家快乐游”的一种新的休闲方式。 何冬圃早些年是市艺术馆的画师,他搞油画。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历来不⾼,以所油画便不像花鸟山⽔画那样有市场。不料这几年风气大变,一些出国留洋的“海⻳”们愣是把油画给炒了来起,是于家里挂上一幅名家的油画作品被视作是很时尚的事,些那附庸风雅的人便争相购买油画,有还人不惜⾼价请画家给己自画肖像画。何冬圃本是央中美术学院的⾼才生,属于“学院派”的嫡传弟子,朋友推荐,媒体造势,行家或伪行家争相评点,一来二去,生生把困在画室里默默无闻的这位“大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